1.4.3 为何要进行信息化建设 在上述流程设计和制度建设的讨论中,并不涉及信息化建设的问题。 其实,上述问题是一个管理问题,是一个战略问题。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,企业依然要做流程规划、制度建设、流程执行和监管响应这些事情。 那么我们为何将流程规划和信息化建设放在一起来讨论呢? 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计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,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,尤其是流程执行和监管、快速响应中,具有很多优点,是一把锋利的“武器”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,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 归纳起来,计算机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: (1) 业务流程固化 信息系统将规划好的业务流程、管理制度固化下来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执行时严格规范,不会变形。 (2) 协同 信息系统中反复强调的“一票到底”、“数据一次性录入”原则,描述了信息系统具有高度的协同特性。 例如图1.3描述的采购流程,从门店要货请求开始,信息系统可以依据要求请求和当前库存,自动产生缺货通知,缺货通知可以作为商品部制定采购计划的依据,可以自动生成采购计划,采购部制订的采购计划,将会成为采购部制订采购订单的依据,可以自动生成采购订单等等。 这种高度协同性,将极大地提高流程的流转速度,同时避免人为管理最容易产生的数据错误。 (3) 控制 在流程正向流动时,信息系统的高度协同性提高了流程速度,降低了流程出错率。在反向方面,信息系统还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作用。 这种控制作用,是计算机流程的严格性,即钢性带来的。 在信息系统中,每一个环节,必须要严格执行,才能到下一个环节,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,则后面所有的环节都不能执行。因此,在流程上下游的部门和岗位间,通过制度建设,很容易建立起部门、岗位间的相互控制作用。 例如,图1.3的采购流程,如果商品部没有依据缺货通知,制订采购计划,则采购部就不能进行工作。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,采购部必须要定时定量完成工作,这时,采购部将会主动催促商品部加快工作。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,了解这种控制特性非常重要,我们只要抓住业务流程的核心管理点,就可以起到“牵一发,动全身”的作用,将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。 (4) 记录系统 信息系统还是一个忠实的记录系统。它会将业务流转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全部记录下来,不管是收银数据、顾客消费记录,还是采购记录、库存变化记录等等,全部保存在计算机中。这些经营数据,其实是企业的金矿,是企业精细化管理、数字化运营的基础。从本书的第二部分开始,我们将主要论述如何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企业的赢利点和核心管理点。 (5) 快速简便 快速简便,极大地降低手工劳动强度,无疑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明显优势。这也是很多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动因。 然而,我们把这个优点放在最后,其实是想表明我们的一个态度:前面论述的东西更为重要,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。 无论我们如何强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,都必须明确“流畅的业务流程”是我们的真正目标,是“事”,信息化建设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先进工具,是“器”;一定要分清主次,追求完善的、先进的信息系统没有错,但它是“利其器”的过程,不能因为过渡追求“先进的系统”,把我们“流畅的业务流程”的目标,把“善其事”,给迷失了、搞丢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