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瑞商语录】
连锁药店的商品种类日益繁多,面对不可胜数的商品,有的放矢的高效管理成为当务之急。商品结构的分布有何规律?什么是重点品种?如何根据综合排名指数梳理重点品种?……一系列问题扑面而来,连锁药店商品部措手不及。10月15-17日,北京,药店管理实战培训班(第6-1期),瑞商网数据分析师为您讲述重点品种的管理方法,帮您认清重点品种在哪里从而全力出击,让您在商品部的工作中如鱼得水。
企业的商品结构要满足“低价格带品规数大于中价格带品规数,中价格带品规数大于高价格带品规数”的分布规律,既不能出现品种数分布的不合理,更不能出现在某一个区间的商品缺失。
目前,大多数连锁药店在“重点品种”的概念和认知上均存在误区,比如认为重点品种就是主推品或高毛品。基于这样的认知,相关企业在管理重点品种时,就容易出现品牌拦截并导致客流下滑的现象。
那么,重点品种应该如何定义?又应该如何梳理呢?
梳理的原因
大家是否知道,一家200平方米的药店,大概有多少种商品呢?根据笔者的调查,少的有3000到4000个品规,多的有6000到7000个品规。这么多的商品要想管理好,做到精细化,的确不容易。可是,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竞争,又要求我们不得不做到精细化管理。因此,我们就必须把有限的资源,投入到少数给我们带来最大效益的商品上。
根据普遍适用的二八法则,为企业带来80%效益的商品应该占总品种数的20%。而这20%的商品,就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,也就是所谓的重点品种。需要提醒的是,这里所说的带来80%的效益,不是单指销售额或者毛利额,而是指销售额、毛利额、销售数量和客流量的综合因素。也就是说,这20%的商品,实际上决定了药店能否长治久安、不断发展。而另外80%的商品,则是为了满足尽可能多客户的不同需求,完成药店的社会责任。
需要强调的是,重点品种的概念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主推品、高毛品或者A品,两者不是一个概念,有很大区别。不管是主推品还是A品,通常情况下都是高毛品。而重点品种呢,前文我们提到,20%的重点品种带来80%的效益,而这个效益是多方面的综合,因此在实际梳理过程中,基于客流量指标的需求,毛利较低的品牌药应在重点品种中占据较大比重。
方法论
重点品种的梳理,其实就是确定一份重点品种的商品目录。通过多家连锁药店的实践,笔者建议大家使用“综合排名指数”,这是一种行之有效并且较为科学的方法。
首先需要说明的是,基于顾客进药店的第一需求,也就是疗效需求考虑,在每一个功能主治小类中,都应该有重点品种。所以,梳理品种时应该以功能主治的分类为单位,在每一个分类中都梳理20%的商品作为重点品种。
以瑞商网瑞智▪药店数据分析系统为例,我们分别将每一个功能主治分类的商品调出来,针对销售额、毛利额、销售数量和客流量等4个核心销售指标,对该小类的所有商品分别进行排名,然后对排名结果进行加权合计,得到的数值就是综合排名指数。最后,按此对该小类的所有商品进行排名,前20%的商品就是我们所说的重点品种。(参看大表)
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,为什么要经过这么麻烦的一个过程来确定重点品种呢?从表中能够看到,这个指数是用销售额、毛利额、销售数量和客流量等4个指标的排名,按照一定的权重合计得到的。也就是说,借此结果得到的重点品种综合考虑了各个指标的影响,既包含了赚钱的因素,也包含了零售行业的根本——客流的因素。
举个例子,如果只考虑毛利额,不考虑其他因素,那么一些高价格、高毛利的商品(比如一些比较贵的器械),在销售数量和客流都比较低的情况下,也会被认为是重点品种,但这些商品只能赚点小钱。如果企业在这些商品上过多地耗费人力物力资源,是得不偿失的。再比如只考虑客流量,对于一些低价格、低毛利的小商品,如果将其划入重点品种,也会得不偿失。企业只需要提供这些小商品,并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,同样没必要在此方面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。
通过综合排名指数,我们可以确定重点品种目录。而经过产品结构梳理,由于结构性缺失补进的新品,在3个月之内也要划入重点品种目录,要按照重点品种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。
那么,什么是商品的结构性缺失呢?
大家可以先看上面的小图表,这张表业内称之为商品组织结构表。
为了保证商品的丰满度,尽可能多地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,也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,做到既吸引客流、又能盈利,所以要保证企业的商品在商品组织结构表中有规律地均衡分布。也就是说,在不同价格带和不同毛利区间都要有商品,而且要满足“低价格带品规数大于中价格带品规数,中价格带品规数大于高价格带品规数”的分布规律,既不能出现品种数分布的不合理,更不能出现在某一个区间的商品缺失。一旦有某部分商品的缺失,实际上就意味着企业会丢失对应的顾客群。
由于结构性缺失补进的新品,要划入重点品种目录。那么,为什么这些新品我们要投入资源,按照重点品种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管理呢?
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新品引进的过程:通常情况下,有厂家或者供应商找到采购部,采购部对厂家提供的商品有一个初步判断,之后引进药店里试销,好卖就继续进货,反之就退货,这叫常规引进。
而根据商品组织结构表引进的新品,通常不是厂家或者供应商找到企业,而是企业根据商品结构的需求主动引进的,因此可以称之为“非常规引进”。这种方式引进的新品,如果也放到药店里自然销售,当出现了滞销情况时企业就无法判断,到底是顾客不需要这样的商品呢,还是企业没有做好销售导致顾客不了解、不知道呢?尤其是对一些低价格带的商品和低毛利的竞销品,容易出现药店的陈列拦截和店员的导购拦截,我们就更不能对这些非常规引进的新品不管不问了。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品培养的过程。
编辑小结
决定连锁药店命运的是往往是20%的重点品种,因此,对重点品种的管理是商品部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数据分析是商品部必备的能力,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对重点品种进行精细化管理,将成为商品部的一大竞争力。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落地培训,一向是瑞商网的风格,10月15-17日,药店商品部管理实战培训班(第6-1期)用理论打前站,以实操做后盾,带您感受数据分析在重点品种管理中的魅力!(咨询热线:13011033713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