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接:《如何用数据提升药店执行力(中)》
【瑞商语录】
前两期,瑞商网总经理保文对执行力弱的成因进行了分析,并提出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的第1、2部分,让医药零售同仁找到了改进的方向,并进行有益的尝试。本系列文章最后将介绍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第3部分: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。正如保总所说,绩效管理体系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,但是往往有很多企业在这个老话题上问题重重。看保总如何说,敬请期待。
3.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
管理手段之二,是建立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。有些企业管理者在这里可能会说:我们早就建立起绩效管理体系了,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。
绩效管理的话题确实不新鲜,然而按我的看法,有很多企业虽说在搞绩效管理,却不健全。或者是缺少绩效管理中的关键环节,或者在各个环节的落实上完全依靠经验,忽略数据支持,因此该环节执行质量不高。更多的情况是两者兼而有之。
我们先来看看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具备的几个关键环节:
目标制定—目标执行—过程追踪—绩效辅导--成果评价—绩效奖惩
有些管理人员,比较重视目标制定和结果的考评,大多缺少追踪和辅导环节。这种情况下,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,非常容易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,而不是相互支持的关系。即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讲的“猫鼠关系”和“鱼水关系”的问题。
这就完全违背了绩效管理的本质特征,将本应是激励系统的绩效管理,变成了一个惩罚系统。再来看看为保证各个环节的执行质量,数据发挥的作用:
a.目标制定
我们都知道,按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,制定目标是依据SMART原则。
SMART原则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“可达成的目标”。可达成有两层含义,一是不能制定超过目标执行人能力的过高目标;二是不能制定过低的,目标执行人轻易就能完成的目标。
许多管理人员在制定目标时,依据的是经验和感觉,基本没有数据分析的习惯。在这种情况下,制定“可达成的目标”,会成为一个高难度的问题。而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,大多数管理人员,更趋向于制定出超过执行人能力的目标来。在这种情况下,在目标制定环节,就使“完不成目标”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。
例如,运营总监马总,在公司召开的数据分析会上,发现一店动销率太高,表明品规不足,因此提出给一店进行商品补充的目标。
通过数据分析,发现要保证一店月动率在合理的范围,可以给一店补充200个品规;同时依据公司总的在营品种数,尚有1000个在营品种一店没有经营,因此从在营品种中选择200个商品是可性的,而不用通过采购部从外界采购新品。
这样设定本月目标为:用在营品种给一店补充200个品规。上述设定目标的过程,采用了数据分析的方法,制定了一个“可达成”的精准的目标。
一个反方向的例子是,某企业2013年销售额比2012年同比增长了8%,结果2014年老板确定的销售额是,老店要在2013年基础上增长30%。老板在给大家公布这个目标时,除了增长目标外,其它什么也都没有讲,让门管部去想办法。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拍脑袋定目标的案例。
b. 过程追踪
数据可以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,是目标执行过程的追踪环节。在这个环节,要求管理人员要定期监测目标的完成状态,检查目标完成人的执行过程是否存在问题,便于及时作出反应。例如,目标完成人是否开始工作?执行目标的方案是否有效?岗位之间的对接是否存在问题等等。
执行力差的组织,大多数都缺少这个环节,因此管理者不能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。等到预期的时间消耗完后,才发现诸如“压根就没有做”、“这个方法根本不管用”、“他们不配合我们”等等问题。
等到这个时候,其实已经晚了,最终结果就是在预期的时间内,目标没有达成,就是“执行力太差”。后面的“绩效辅导”环节,也与过程追踪环节互为因果,因为只有在这个环节发现问题,才谈得上去帮助目标完成人去解决问题,使之能完成绩效目标。管理者在这个环节,可以依据数据分析的方法,快速地发现问题。
例如,本月月初制定的门店改进目标,是片区经理王经理用公司在营品种,给一店李店长补充200个品规,以弥补一店品规的不足。
运营总监马总作为管理者,可以按如下的方法,监测追踪这个目标的完成过程:
马总每隔一周,查看一次一店的库存品种数
第一种情况是,一店库存品种数增长了100多,则表明补充品种的目标已经达成。
第二种情况是,一店库存品种没有增长变化,则马总需要判断问题出在什么环节。
(1)向王经理询问是否将补充商品目录给李店长了;
(2)向李店长询问是否收到王经理的补充商品目标;
(3)向李店长询问是否请货;
(4)查询李店长的请货数据,检查是否按王经理的补货目录要货;
(5)查询配送数据,检查配送中心是否向一店发货。
这样,依据数据追踪,可以非常快地定位到一店补充品种目标到了什么环节,问题出在那个地方,这样及时地做出反应:
•如是王经理尚未给李店长补充商品目录,则催促王经理尽快拟定目录;
•如是李店长尚未及时请货,则催促尽快请货;
•如是配送中心缺货,则催促采购部及时解决。
运营总监马总在这一过程中,很好地行使了自己的监管权利,从而保证一店补货这个目标能够按时完成。
在绩效目标管理各个阶段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数据及数据分析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:
•拟定目标时,需要将目标量化成可以用数据评价的各种指标,如销售额、毛利额、增长率、达成率、品规数、分类占比等,这也是SMART原则中的一条重要原则。
拟定目标时,要实现可达成的目标,必须事先经过详尽的数据分析,才可能得出合理的目标。
•目标执行过程中,需要将执行的成果转化为数据,并将数据记录到信息系统中,比如补充品种案例中,店长请货、配送中心配送等行为的结果,都将记录到进销存系统中,并表现为请货申请数据、配送商品数据,并影响库存数据。
目标追踪过程中,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,研究目标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,通过相应的数据指标评估,是最低成本的过程追踪手段。
•目标辅导阶段,如何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,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,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,帮助目标执行人真正达成目标,也是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。
•成果评价阶段,数据成果是绩效评价的依据,“用数据说话”才能具有足够的说服力,而不会使管理人员和目标执行人产生歧义。
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,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,总结起来,对他们有如下的要求:
(1)良好的管理习惯;
(2)业务熟悉程度;
(3)丰富的业务经验;
(4)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;
(5)较强的有效沟通能力;
(6)自信和勇气。
上面所述的内容,即我们一直倡导的“用数据说话”。
编辑小结
关于“用数据说话,按流程办事”提升执行力的话题,此事关键要形成制度、养成习惯。建立流程制度好办,难的是在绩效环节管理人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,如果这点抓住了,执行力就提起来了,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提高了,无论是冲业绩,快速扩张,都事半功倍。
提升组织的执行力?其实答案就是一句话——“用数据说话,按流程办事”。而这简短的一句话,是瑞商网通过“实践-总结-提炼-实践检验”的运行轨道,在长期、持续、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归纳出来的。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。期待医药同仁传来捷报! |